我愛配資家:數字銀行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
數字銀行行業市場前景如何?數字銀行無論是否設立分行,都不再依賴于實體分行網絡,而是以數字網絡作為銀行的核心,借助前沿技術為客戶提供在線金融服務,服務趨向定制化和互動化,銀行結構趨向扁平化。隨著大量資金的涌入,迅猛的客戶增長和國際擴張成為主要目標。
2022年數字銀行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
根據《全球數字銀行研究報告2022》顯示,2020年全球數字銀行達到256家,較2018年(60家)增長超過4倍,市場規模為347.7億美元,預計將以47.7%的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28年將達到7226億美元。
從地域分布來看,歐洲作為數字銀行的發源地主導了整個市場,擁有數字銀行111家,占全球的比重超過40%,其中僅英國就出現了37家。拉丁美洲陸續涌現了約50家數字銀行。中國的數字銀行發展路徑較為獨特,是由支付領域擴展到消費信貸和其他金融產品領域的。各國之間數字銀行發展的巨大差異一方面顯示出不同創新水平的不同,另一方面也是傳統銀行遺留的市場機會各異所導致的結果。
2021年第二季度,金融科技的八個分支領域均得到了充裕的資金支持,分別是支付、數字銀行、數字信貸、財富管理、保險、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中小企業服務和房地產。其中,數字銀行業風頭盛。
后疫情時代,中國銀行業的數字化浪潮來勢洶涌。一方面是傳統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提速。這一點從銀行網點的變化便可見一斑。除了連續多年線下網點的數量持續收縮外,越來越多的網點進行了數字化的改造,基礎業務更加倚重智能化終端,網點員工則更關注客戶服務和體驗。
另一方面以數字銀行為代表的新型銀行業機構也愈發活躍。中國內地、香港、臺灣等地均針對純線上的互聯網銀行、虛擬銀行、數字銀行發放了相應的牌照,試圖探索新的銀行類型。
數字銀行轉型的核心目的是幫助銀行改善業務體系、整合業務數據,從而提供更好的用戶服務。為了實現這個核心目的,銀行需要從系統支持層面、數據管理層面、用戶感知層面三個維度進行數字化升級,并開展對應的業務系統升級、數據管理轉型、智慧渠道建設工作。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銀行業技術投入總規模達到2078億元。預計未來仍將保持20%左右的速度增長,2024年達到4328億元。
銀行對前沿科技的采購力度持續加碼、種類不斷豐富,投入結構逐步調整:當前云計算、AI與大數據是領域;區塊鏈、RPA/IPA、數字中臺等技術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